土默川平原物产丰富、地势平坦,北面是雄伟的大青山脉在 这片美好的土地上孕育了我区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乌兰夫 同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乌兰夫同志早年入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南高读书=1923 年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 9月转党。10月下旬乌兰夫同志与多松年,云润等5人,受中共北 方党组织选派,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乌兰夫同志刚满 19岁。
四年的学习生活很快过去了。乌兰夫同志除了认真学习革命 理论,还在东方大学担任教学翻译工作。鉴于共产国际对武装斗 争的重视,乌兰夫同志还接受了几个月的军事科目训练。党的六 大在苏联召开期间,乌兰夫同志还参加了会议文件的翻译工作。 不久,通过在一起学习的李培芝认识了王若飞同志。当时,国内大 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集团,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疯狂地屠 杀中国共产党人,大革命的高潮骤然低落,全国笼罩着白色恐怖。 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也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党在绥远地 区的组织多次被敌人破坏,许多优秀的党员和群众被敌人残酷地 捕杀。但是共产党人并不屈服,而是前仆后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 概坚持斗争着。考虑囹J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乌兰夫同志向领 导写了报告,要求回国工作。
经上级党组批准,乌兰夫、佛鼎,朋斯克、特木尔巴根、德力格 尔5人受命被派往内蒙古。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瞿秋白当 面宣布决定,指示回国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秘密工作,培养干部,保 存革命力量。并同国际驻乌兰巴托代表阿木嘎耶夫取得联系,在 外蒙开干部训练班。临行前国际东方部书记马吉尔又交代了三 项任务:一、发动地方工农和士兵运动;二、恢复发展党的组织;三、 在可能条件下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6月底,乌兰夫雀同志秘密 向国内出发了。.
在蒙古乌兰巴托见到阿木嘎耶夫,研究决定乌兰夫、佛鼎到绥 远地区,并与奎璧同志组成中共西蒙工委三人小组,佛:鼎任书记, 奎璧先行一步回国安排去了。
7月底,乌兰夫、佛鼎、李森、三德胜一行四人,化装成在外蒙 干活的劳工,身穿土布衣裤骑着骆驼出发了。乌兰夫同志扔掉所 有东西,只留一本《资本论》带在身上,这一疏忽还差点在路上惹出 麻烦。四个人首:先穿过内外蒙之间几百里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 一路上饥渴难耐,但大家情绪高涨,一边唱着家乡的曲调,一边讲 些笑话,很快就到了四子,玉旗的乌兰花附近。走出沙漠进入草地 大家都十分高兴。休息时乌兰夫从褚链中拿出《资本论》看书。佛 鼎一见非常吃惊说:“轻了几次装你还带着《资本论》.,遇到敌人搜 査,不是全暴露了嘛? ”乌兰夫说:“不怕,我放在裕槌里;,上面还盖 着东西哩”。李森说:“不行,藏在哪也不保险”。佛鼎下命令:“赶 快处理掉气乌兰夫想了想佛一鼎说的对,但烧掉又太可惜了,于是 把书包起来埋在土坡上的大石头下面。吃过晚饭大家趁着夜色向 南前进,忽然来了一队巡逻的警察。为首的小头目用马鞭指问: “干什么的?”李森上前说:“从外蒙做工回来的”。小头目下令搜 査,好一顿翻腾连桶里的水都倒出来看,•还搜了每个人身上。幸亏 把《资本论》埋了,要不真要岀娄子了。,敌人一无所获只好放行。 刚走出几步又听后边叫站住,这时李森往小头目手上塞了点东酉, 十几个敌人才咋咋呼呼地走了。

行至乌兰花武川之间的一个村庄,李森带大家打尖。休息时 四人开会决定,佛鼎负责大青山以北,代号一区;乌兰夫、奎璧负责 大青山以南,代号二区;李森仍回“老一团",与三德胜负责包头 一带,代号三区。工作初期以调査情况为主,相互避免接触,如有 急事可通过李森联系。原则分工后四人分头出发。乌兰夫同志独 自一人穿过大青山的黑牛沟,奔往自己的家乡。
自去苏联以来,乌兰夫同志与家中亲人一直未通音讯。一晃 五年过去,小儿子也满5岁了,家中情况又如何?老人们希望自 己学成之后有个-官半职,如今一身布衣空手而归,又该怎样向他 们说明呢?乌兰夫同志避开敌人的盘査卡子在山间小路上穿行。 不期遇到两个劫道的山民,其中年长者手持斧子要买路线。乌兰 夫同志摊开双手看他们不像惯匪,就问:“看你们也是老实人,干甚 做这伤天害理之事呢? ”小一点的一听就“哇”一声哭了,年长的说: “你能给我们想个甚办法? ”接着又讲了绥远三年大旱,老百姓无 粮,衙门还来收税,老婆孩子都外出讨吃,兄弟俩实在没办法才出 来劫道。乌兰夫同志想了想建议他们上山开荒种地,以逃避官府。 又讲了各地农民正起来闹革命,把地主、官僚、王爷都打倒了穷人 才有好日子过的道理。二人听了都感到新鲜,也很佩服,感谢这位 过路人给他们指一条正路。
乌兰夫同志回到家中见到阔别多年的亲人自有一番别情相 叙。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乌兰夫同志身背粪篓,以拾粪做掩护,走 村串镇联络过去的同志和有革命志向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宣传苏 联和外蒙的情况,宣传中国革命和党的策略,同时务色去外蒙党校 训练班学习的对象。经过两个月努力,很快建立起归绥至包 头之间,以十数个蒙古族村镇为主的秘密联络网。其中,包括忽洞 沟、美岱、黑沙兔、把什、毕克齐、台阁牧、东甲兰营等村镇。一天,绥远省土默特旗地方保安部队,其中.官兵大多数为土默旗人。乌兰夫和李森去伊盟准格尔旗大汉台吉公馆找奇子俊(先于乌兰 夫等人由国际派回),结果没找到。回来路上遇到“老一团"排长孙 录因不满于上司,带着手下弟兄跑出来。经过交谈挑选了孙录等 几个青年军人,打算送他们到外蒙学习。
不久朱实夫从外蒙回来,奇子俊、赵诚和云润都联系上了。这 样从第三国际派回来的同志们汇集到一起,组成了有力的战斗集 体。大家分析周围的形势,感到要点燃内蒙古西部的革命之火,光 靠几个人绝难做到,首先要培养大批干部以发动群众开创斗争的 新局面。
不料,几个当了国民党特务的革命叛徒发现了回家探亲的奎 璧同志,奎璧不幸被捕。这下不但损失了地下组织的力量,连经奎 璧保存的一笔活动经费也被警察抄家时没收。这笔经费一部分从 国际带回,还有佛鼎叔下世前留下的几万块钱,原打算开个面铺 作为活动据点,下都损失了 年底佛鼎回家来,这一时期他发展 了进步青年高风英入党,还物色了几个进步青年学生。乌兰夫、佛 鼎、云润开了会,决定首先要了解奎璧被捕以后的情况,另由鼎、 云润护送一批青年去外蒙。这批青年约20多人,包括高风英、毕 力格巴特、高布泽博、德力格尔森等人。
1930年2月,去外蒙的同志走后不久的一天,乌兰夫同志回 到家中。忽听得外边村口吵吵嚷嚷,,一个亲戚跑来说警察进村找 云泽。乌兰夫同志背起粪筐从房后小路直奔村外躲避。一出村迎 面遇到一帮警察。警察喝问:云泽家在哪?乌兰夫同志胡乱一指 说:就在哪。警察向村内扑去,乌兰夫同志赶装去包头“老一团"隐 蔽起来。几个月来,乌兰夫同志的活动人们都无法理解,家里人埋 怨:外出这么多年,回来也不安安分分做营生。街坊邻居见状也很 奇怪。有个大婶见他整天背个粪筐进进出出就问:"别人出去念 书,在到归绥城当官做事,你咋回来拾粪? ”乌兰夫同志笑而不答。 也有说闲话的:“云泽这孩子不争气,老人的心白操了”。直到这次 警察到村里抓人,人们忽然明白了乌兰夫同志是搞党的地下工作 的。
又过两个月,三德胜从外蒙回来告诉佛鼎工作调动,西蒙工委 三人小组由乌兰夫任书记。李森去归绥城里打听奎璧的消息,了 解到奎璧同志面对敌人严刑审讯守口如瓶,未暴露自己的身份和 地下组织情况。后来敌人只好把他释放。
这年初春,乌兰夫同志在家里组织召开了秘密会议,开了天一 宿。参加的有朱实夫、奇子俊、三德胜、李森、赵诚、张丙三、陈老四. 等十余人。云享带两个孩子在大门口望风。会上大家分析绥远连 年大旱,国民党当局不人民死活,还下令征收什么锅厘税,激 起群众不满,社会阶级矛盾加剧,对于发动群众带来有利条件。最 后会议议定三条:一、继续选送青年到外蒙学习,由朱实夫负责; 二、在条件好的村镇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三、组织发动农民群 众反锅厘税斗争。由于“立三路线"影响,有的同志提出向共产国 际要钱要枪搞暴动,夺取城市。乌兰夫同志耐心劝说了这种冒险 主义主张,指出绥远的工作刚刚有所恢复,全国革命仍处于低潮, 我们力量十分有限,如果妄动必然会给党的工作造成损失。不久 乌兰夫同志赴乌兰巴托汇报工作。共产国际代表阿木嘎耶夫同意 会议的三条决定“并负责向国际报告。他肯定了这一段的工作成 绩:并鼓励乌兰夫同志回去去切实把三项任务抓起来。
大革命时期王建功同志曾在土默特旗带建立过农会组织,蒋 介石叛变后许多农会负责人被抓被杀,农会被迫解散,,但还有不少 的会员。经过乌兰关等同志的努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恢复了美 岱召、毕克齐、沙尔沁、把什等村镇的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100余 人。农会的头一件事就是反锅厘税斗争。这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 身利益,各村很快就动起来了。由农会会员带头拒缴,别的农民一
锅厘税:国民党绥远省政府.规定每户按锅灶数量征税。

看也跟着不缴,各村拧成一股劲。把什的农会负责人叫山庆子,他 爬到房顶敲锣喊:“乡亲们,官家又来催税,我们连饭也吃不饱,哪 有钱交哩,赶快把他们赶跑”。大家都从家里出来围住催税人员, 一齐呼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让他们来把我们的头砍了吧, 税我们交不起”。两个催税人员灰溜溜地被赶跑了。好几个村子 都用这种办法抗税。乌兰夫同志不同意山庆子的做法,认为过于 暴露,但考虑他是个新干部就提醒他注意策略。果然几天以后警 察来村里抓山庆子。山庆子跟李森去“老一团”躲避。警察错把山 庆子父亲抓走,后来发现不对放他走,老人还'不走,说:“这儿比在 家强,还能吃两顿饱饭事情发生后,乌兰夫同志在美岱召召集 各村农会负责人开会,告诫大家注意方法,学会打击敌人保护自己 的原则。在以后的抗税斗争中,敌人明知有人在暗中做对都找不 到人,无可奈何。
乌兰夫同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采取隐蔽的办法,机智地领 导了土默特地区的群众斗争。在及时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同 时,又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防止个别同志的盲动倾向,为党在内 蒙古西部以后的斗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土默川平原上滚动 着隐隐的雷声,这隐约的雷声变为1935年百灵庙反日暴动的呐 喊,这雷声连接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隆隆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