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力更

1941年,我因家庭生活困难,所以就在享受公费待遇的土默 特小学蒙文班上学。蒙文班的蒙语老师是恒升。他是土默特旗沙 尔沁村的蒙族。
恒升老师在讲课时,给我们灌输了爱国思想,启发我们要有民 族自尊心,要立志为国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时,归化城内,日寇汉奸横行霸道,血腥镇压人民群众的抗 日活动。这些残酷的现实使我深深感到亡国之苦,从内心滋生了 一种十分强烈的抗日情绪。总是希望寻找一个合适时机投入到抗 日斗争的洪流中去。
这年寒假,我回到家乡察素齐。正月间,浩凡从北平蒙藏学校 来到我们家。在交谈中,他给我讲了要抗日救国就要参加共产党 的队伍。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唯一的救星和希望,并动员我和 他一齐去革命圣地延安,到那里学习革命的知识,增长抗日的才 干。我当时十分高兴,立即答应。但母亲却有很多顾虑。当时,我 家只有母子二人,我弟弟才年仅六岁,生活又十分艰难,母亲担心 我走了,他们怎样生活,我又是否可以平安地回来。后来浩凡作了 耐心地动员说服,母亲才同意。
2月12日,潮洛蒙、李承真也从北平蒙藏学校来到我家,(也 许他们已和浩凡约定好了)住了一天,第二天晚上,我们四人悄悄 地到把什浩凡家中住下。次日晚,我们四人由云万虎带路,从酉沟 进山,到天明时到了万家沟杨树湾,一进院,就见贾力更、赵诚、云
贵升也在那里,附近还有一些八路军。在这里住了十几天,我们迁 到小火烧。我们每天学习上级发给的材料,贾力更同志给我们讲 述抗日斗争的形势,中国共产党抗日斗争的方针,以及蒙古族青年 去延安学习的重要意义。赵诚同志也常给我们讲故事,安慰我们 不要急,十边等其他去延安学习的同志,一.边继续学习讨论。
当时,山里部队的生活条件很差,睡的是些草房,房中铺些野 草,没有什么铺盖,吃的也很差。但是,领导对我们很关心,千方百 讲地给我们改善生活,贾力更.、赵诚对我们更是关心,问寒问暖,像 兄长一样体贴我们,使我们真正生活在革命的大家庭中。
- 过了十几天,又来了一个姓杨的青年,我们就准备出发了。这 时才知道除了我们外,贾力更、赵诚也要回延安。
一天晚上,部队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匹马,由姚詰同志带领10。 余骑兵护送,队伍向东前进了。队伍整整走了一夜到了朝天沟,我 们又在这里往下了。
当时,山里天气还很冷,我只穿一件薄棉衣,赵诚同志看我穿 得太单薄,把自己里面的一件皮坎肩脱下来,给我穿下。我穿着这 件带有体温的皮坎肩,身上顿时传过一股暖流,使我第一次感到革 命大家庭的温暖、老干部对我们的关怀。至今,我仍保留这件皮坎 肩。.
那时,贾力更同志骑着一匹驮着马裕子的菊花青,马身上还驮 着一件黄色大衣。他头戴一顶皮帽子,全身黄军衣,腰扎一根武装 带。
一天,哨兵发现日本鬼子向朝天沟奔来。姚詰同志率领部队 和敌人接了火,贾力更带领我们向南撤去。南边是一道坡,由于冰 未消化,所以爬起来又滑又费力,不久我就把鞋子丢掉了。但贾力 更同志却从容镇定,边跑边说:“大家不要怕,赶快向上爬。”当时我 们每人还牵着骑马,再加上我丢掉鞋子,所以就落在其他人后面。 贾力更和我们好容易爬上南坡,再往前面就是一个山口,这时,敌人的子弹向这里密集地射来。’贾力更同志果断地说:"大家把马扔 掉,只要跑出山口,敌人就看不见了。”于是我们纷纷把马扔了,向 前拼命奔去,贾力更跑在我们的前面约二十余米远.,他边跑边鼓励 我:“跑快点,坚持住。”在他的鼓励下,,我不顾脚疼拼命追赶,当我 和他只差十几米远时,忽然看也头上戴的皮帽毛炸了一下,就 立即跌倒在地,等我过去一看,只见他已牺牲了,右手里还紧握着 手枪,:顿时,我眼中流下热泪。这时,枪声更密了,我只好爬起身子 冲出山口,转到安全地带。从此,我已和部队失去联系,只好顺黑 牛沟返回家乡察素齐。
每逢贾力更同志牺牲周年,我的眼前总要出现贾力更同志的 高大形象,耳际中又回响起他那亲切感人的声音,这些仿佛就像在 昨天发生过的事情,使我久久不能遗忘这位我第一次见面,也是最 后亠次见面的革命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