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我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奉命挺进 绥远(旧省名。1954年撤销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敌后的大青山地 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出发前,师政委关向应同志亲自从岚县赶到 团部驻地贾家堡,向我们作了指示。他说:“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 地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但可以沟通我晋察冀、晋西北抗日 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而且还能控制平绥铁路沿线的广大 富饶地区。”他又说:“国民党军队把绥蒙大片国土丢给了日寇,我 们要再从日寇手中夺回来!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300万蒙、汉同 胞,正等待我们去解放哩!"最后,他还谆谆教导我们:只要时刻遵 循党中央的指示,放手发动群众,紧密地团结各族人民,就能够克 服任何困难走向胜利。
参加这次行动的,还有太原成成中学师生组织起来的游击第 四支队,以及部分动委会的干部。遵照师首长的指示,我们统一组 成了“大青山游击支队",由旅政委李井泉同志统一领导。7月末, 我们这支2000多人的“游击支队”便从晋西北的五寨出发了。
部队沿着崎岖的山路,不分昼夜地向着大青山挺进。不久前, 侵占绥远的日.寇黑石旅团打退了国民党三十五军的反攻,更加趾 高气扬,大肆叫嚣:“中国军队再不敢来绥远了!”“谁来就消灭谁!”
99 我们的行动对敌人是当头一棒。日寇风闻我部北进,赶忙调集了 两个旅团的兵力,并有空军配合,层层密布在凉城、左云、右玉一 线,妄图阻止我军进入绥远。我们可打则打,能绕则绕,不数日,即 从右玉的台子村、凉城的文成村,连续突破了敌人的几道封锁线, 进至绥南的太平寨,然后又穿过平绥铁路,直插大青山区。绥远地 下党早在这里组织了一支抗0游击队,现在已发展到一二百人了。 我们派人前去联系。终于在一天深夜里,我们与杨植霖同志率领 的这支游击队胜利会师了。
大青山位于绥远中部,东西长七百里,南北宽五六十里。山南 是肥沃的平川,山北是绿毯般的草原。这里住的有蒙、汉族人民和 少数回族和满族,盛产菠麦、山药蛋,畜牧业也很发达。过去人们 常说:“绥远有三宝菠麦、山药、羊皮袄。”自从鬼子侵占以后,日伪 据点林立,白天黑夜枪声不断,鬼子、伪军、土匪、“团团子”(国民党 的“自卫军"),你夺他抢,奸淫烧杀,弄得百姓东奔西逃流离失所O
要组织群众抗日,必须首先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我们到达大 青山区的第二天即东袭陶林城,歼敌一部;继于9月14日夜,又北 攻乌兰花,全歼守敌百余名;同时,我二营一部于归(绥)武(川)公 路上的螟蚣坝设伏,击毁由归绥(今呼和浩特)出援之敌汽车10余 辆。接着,井泉同志率三营向绥西挺进,又连克石拐子、沙尔沁和 后窑子矿业公司等地,歼日寇百余及伪军600多人。连遭我军打 击的敌人,惊慌之余,急调莲台师团5000余及伪蒙军两个师,分5 路向我展开“扫荡”,企图乘我立足未稳一举歼灭我军。我们遂将 部队以营、连为单位分散,并将原四支队的同志及动委会的干部组 成许多随军工作组,釆取分散活动的方式,发动群众,展开游击战 争。游击小组到处袭扰敌人,主力则避开敌人的锋芒,巧妙荫蔽, 伺机而动。我们的游击小组常常牵着敌人的鼻子来回转圈,弄得 敌人整日东奔西窜疲于奔命。敌千方百计寻找我主力作战,但 到处扑空,到处遭我打击,却始终摸不清我主力的去向。有一次, 由陶林和旗下营出动的两伙敌人得知大滩驻有我军的消息后,同 时向大滩扑来。当夜它们同时发起攻击,双方都以为抓住了我军 主力,互相对打得十分激烈。一直fl了 4个钟头,才发现我军早已 撤离。我们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终于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接连的胜利,鼓舞了群众的斗争信心。人民积极靠拢我们奔 走相告:“真正的中国军队来了!”“八路军真是人民的子弟兵!"由 于我军所到之处,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广大蒙族人民也很快改变了以往那种敌视汉人的态度,积极支援 我们。他们说:“如今汉人与汉人不一样了,过去国民党来抢我们, 现在共产党来帮我们。”有一次,一营路过乌拉山东公旗时,该旗群 众热情欢迎,并以马草、燕麦相送,还告诉我们:“以前我们是见了 汉人军队就开枪,以后你们打面红旗就不会发生误会了。”没有多 久,我们便在归(绥)武(川)公路以东的绥中和公路以西的绥西等 地区,建立了各级抗日动员委员会和各种群众性的抗日团体。
由于国民党一贯纵匪害民,绥远地区的土匪多极了。其中较 著名的匪首有康德胜、肖顺义、夏军川等。这几股匪徒,多者上千 人,少者百数十人。他们与日寇、国民党反动派互相勾结,有时收 缴我零星人员的枪支,有时抢劫我军用物资;当日寇向我进攻时, 又常常阻挠和妨碍我军的行动。他们无恶不作,向老百姓要钱、要 粮、要大烟,声称“豌豆皮也能榨出4两油来”,不给就用酷刑。绥 远人民给他们起了个详名叫“干豌豆",只要有人喝一声“干豌豆" 来了,就连六七岁的小孩子也吓得直往母亲怀里钻。这帮土匪, “天天要过大年,夜夜要入洞房”,每过一地,就像大水冲坡一样,任 啥都被冲得精光。为保护群众利益,我们决定集中兵力,扑灭这些 股匪。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们以5个连的兵力,围攻流窜到土城子
一带的康德胜匪部。11点光景,我们发出了攻击信号。霎时,清 脆而密集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那帮土匪都还在屋子里抽 大烟哩,枪声一响,他们就像被捅破了窝的马蜂一样,乱哄哄地仓 皇溃逃。有的被打死,有的做了俘虏。这次我们缴获了数百匹马, 还救出了百多名被匪徒们抢去的,妇女。
第二天早晨太阳刚露头,乡亲们就都扶老携幼,纷纷从山沟里 跑来领人。有父母领女儿的,有丈夫引妻子的。那些妇女,深受了 匪徒们的凌辱和毒打,一和亲人相见,又喜又悲,纷纷向我们控诉 匪徒们的罪行。这时,我们又叫老乡们把他们的马领走,很多群众 感动得含泪向我们道谢。一个姓王的老乡看了看我们的衣着,向 大家说:“乡亲们!八路军打日本、剿土匪,保护咱们老百姓,真是 咱们的大救星。现在天气这样冷,他们还穿着那么单薄的衣服,我 们应该给他们想办法呀。……”这一下,正说到群众的心坎上,当 天下午,老乡们就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皮衣、鞋袜,另外还大批牛 羊肉。部队离开村子时,男女老幼都出来送行,依依不舍。此后, 我们又先后消灭了夏军川、肖顺义等匪部。
我军不断打击日寇,消灭土匪,群众更加拥护、热爱我们。他 们用爬山调子唱:“八路军是神兵,专打土匪、小日本;八路军,爱百 姓,朋友要交八路军。'‘各族青年纷纷带着枪、骑着马,前来参军。 我们又派出大批工作队,协同专、县、区干部,广泛深入地发动群 众,同时,还争取、团结了一些比较开明的上层人物。一次有个要 饭的老乡,听到日寇要袭击我们游击队的消息,饿着肚子跑了几十 里路来报信。游击队安全转移了,鬼子的骑兵扑了个空。事后我 们奖励了这位老乡。从此,他更加积极,还把他的同伴组织起来, 经常协助我们侦察敌情.。他们自称是“抗日特别纵队”。
大青山地区,峰峦起伏,村落稀疏。冬天雪深地冻,战士们穿的多,背的重,行动非常不便,而敌人都是骑兵,在广阔的草原和崎 岖的山地上,行动非常迅速。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看山不 见山,走山如过川,骑马一蹦子,步行得半天。”
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我们决心搞一批马匹,把骑兵建立起 .来。因此我们一面向开明士绅宣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抗 日、合理负担”的政策,向他们募捐,另一方面积极歼灭敌人,从敌 人手中夺取。高凤英同志领导的蒙古游击队,把袭击伪蒙军牧场 时缴获的100多匹马,全部送了来。老乡们听说我们要建立骑兵, 也自动献马、献鞍具。不多久马匹就基本上解决了。                      .
当时,我们的口号是:“一边打仗一边建,一边行军一边练。”每 天早晨,整排整连的骑兵,迎着初升的太阳,飞奔在草原上,展开跑 马比赛,马上瞄准,马上劈刺。一眼望去个个健如猛虎。我问道: “小伙子们,怎么样? ”战士们骑在马上,挥着战刀说:“参谋长,美得 很,敌人来上千儿八百,也不够我们收拾! ”到了下午,战士们骑着 马,在归营的路上,唱起了自编的歌曲:“大青山上,马成群,兵成 林,千军万马打日本。......”
困难在战士们面前退却了。1939年初,我们已一人一马,从 步兵变成了一支威武的骑兵部队,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大青山骑兵 ,支队。我七一五团主力调往冀中时,这里只留下4个连坚持游击 战争,但在蒙汉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如今我们的铁骑兵越战越强。
4月,归绥、陶林、旗下营、武川等地的日、伪五六千人,又一齐 出动,'分6路向我绥中的五塔背、银矿山地区和绥南的蛮汗山区 “扫荡"。这时国民党骑二军的郭希鹏、“东北挺进军"骑六师的王 熙坤也率部向我进攻,形势十分严重。我们动员根据地群众坚壁 清野,并把部队拉到外线,荫蔽转移至陶林东北地区,以游击活动 打击敌人的侧背。敌人一进入我根据地,就都变成了“瞎子”、“聋 子",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只能东闯西撞,瞎摸一阵。一天,国民党 的骑六师在铁堤蛋沟一带被日寇包围了,鬼子以为抓住了我军主 力,拼命地打。骑六师伤亡惨重,最后师长王熙坤带着他的残兵败 将,仓皇北逃。当他在银矿山以东碰见我们时,再也顾不得"收复 失地”了,一把拉住我的马头,哭唧唧地说:“姚参谋长,你们八路军 足智多谋,指挥有方,请统一指挥,我们一块行动吧! ”我看到他那 副狼狈相,抑制不住憎恶的感情,问他:“贵军此来,是要从八路军 手中'收复失地'的,怎落得这般下场?”他套拉着肥胖的脑袋丧气 地说:“别提了,这里的老百姓心向着你们,我们的队伍没到就都跑 光了,没有粮食,连个向导也找不到,难啊!”我指着身边的两个蒙 民向导对他说:“谁抗日,人民就拥护谁;不抗日、专反共闹'摩擦' 的军队任何时候都会碰得头破血流。”
日伪军“扫荡”了 10余天,什么也没得到还不断遭我游击队的 袭击,最后不得不缩回各据点去。郭希鹏、王熙坤自知在大青山站 不住脚,怕自己的部队被消灭,也夹起尾巴溜回山西偏关一带。我 们取得了反"围剿"和反“摩擦"的双重胜利,根据地更加巩固了。
日寇“扫荡”不成就利用起“民众抗日自卫军'‘来,声称:只打八 路军,不打“自卫军”,并给“自卫军”划分防区补枪发饷,进行诱降。
所谓“民众抗日自卫军",本是反动的地主武装,译名“团团 子”。他们打着抗日的招牌,在“绥人治绥”的欺骗口号下,起初还 得到一些发展,共有1万余人。在国民党绥远省党部书记张遐民 策划下,他们还建立了伪政权,派出大批专员、县长与我们的动委 会相抗衡,威胁群众,不准供给我军给养。这些部队,上至总司令 下至士兵,人人怀里揣着猴头子(大烟斗),手里提着鞭头子,腰里 掖着绳头子,对蒙古人民实行大汉族主义,随意掠夺残杀,甚至还 提出“抗日必先灭蒙”的反动口号。他们每到一村,把东西抢光,每 到一家,把肉面吃完,真像蝗虫一样。老乡们反映:“情愿八路军住 10年,不愿'自卫军'打一尖。”有的骂他们:“人吃饺子马吃料,没有姑娘不睡觉。跟日本鬼子是一路货!”蒙民则称他们是“助日灭 蒙亡国军”。这些民族败类本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哪里经得起 日寇的利诱?果然,三路总指挥王有功、四路的樊团、六路的王团、 八路的杨团等部都先后投敌,成了日本鬼子的忠实走狗。
我们忍无可忍,便兴师讨逆,一夜之中,即将其各路指挥机关 和大部主力歼灭,俘虏2000余名,缴枪千余支。在缴获的密件中, 我们发现了三路总指挥王有功给日寇的投降信。信中说:“功等早 愿投顺效忠,苦无良机,兹幸汪先生倡导和平,功愿在皇军和新政 府领导下,促进东亚新秩序的建设。望早日复示,功即率部同化归 正。如此,大青山之八路军及其游击队,必可瞬息清除……”
“自卫军”被我军消灭之后,日寇更加惶恐不安,又拼凑了 1万 余人,分5.路向我大青山腹心——银矿山、五塔背等地区展开了大 规模的“扫荡”。鬼子推行其所谓“囚笼”政策,到处安扎据点,在山 川交界处,特别是在铁路沿线挖了许多又深又宽的封锁沟,在大小 沟口,还用石头和水泥垒了高高的封锁墙。在战术上亦采用埋伏、 突然袭击、小部队游击活动等战法,千方百计对我军合围。他们自 吹自擂:“八路军的骑兵,这下子可不能在铁路边来回窜了,根本下 不了平川了。”群众自动组织起来拆除封锁墙,填平封锁沟。我军 采取了“敌进我进”的方针,四处出击,袭击敌人的后方,弄得鬼子 晕头转向。敌人这次“扫荡”仍和以往一样,一无所获。鬼子不得 不承认:“大日本皇军在征战中,还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骑兵。”
1940年8月,我们在武川西梁村召开了隆重的、富有历史意 义的绥远各族、各界、各抗日民主党派的代表会议。到会代表200 余人,成立了“察绥行政办事处”,制定了“察绥施政纲领”,并建立 萨拉齐、武川、陶林、归武等9个县的民主政权,把根据地的各项工 作推向了新的阶段。从此抗日的红旗便牢固地插在大青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