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阿拉善旗小三爷事件

冯玉祥
阿拉善旗的世代王爷曾为清朝政府立下赫赫战功,并两次被 招为驸马,被诏命为世袭的和硕亲王,还在北京修建王府,供阿旗 历代王爷常年居住。有了特殊的政治地位,王爷对旗内的劳动人 民进行无所顾忌的剥削和奴役。仅以阿旗的''乌拉"制度为例,每 当王爷、福晋及其亲族进京或回旗,都要征用“乌拉”。从定远营到 磴口之间,设有十四个驿站,王爷过往时轿夫、杂役、侍女和护卫等 大队人马,三十里一打尖,六十里一住宿,所需驼马、所食牛羊、所 差人丁都是由附近人民来承担,这种摊派就叫做“乌拉”。王爷及 其亲族的这种威风派头给牧民群众带来巨大痛苦,征用来的马匹 常常被滥用跑死,随处丢弃,无任何赔偿。另外,牧民群众还担负 着征兵、征税和差徭等封建义务。旗内有识之士,受到国内外革命 运动的影响,逐步认识到封建制度的没落腐朽,萌发出改革旧制 度,推翻旧制度的思想,最终发展为革命事变。

阿拉善定远营王爷府
定远营依山造城,地势起伏,四周城墙环绕,人口两千余户万11 余人,城内有百多户大小商号与手工作坊,经营制作皮毛、木材、牲 畜以及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定远营又是旗政府所在地,集中的 手工工人、税丁、杂役等也为数不少,这些下层群众,思想比较活 跃,不甘忍受王公贵族和封建制度的剥削压迫,他们身上孕育着极 大的革命反抗精神,成为以后革命事变的主力军。另外一些没落并遭受打击排挤的上层人士,因不满于旗内统 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作威作福,也在为改变自身的命运寻求出路,如 “小三爷”德钦一心诺尔布。也有在旗王府内做官当差,甚至受到 重用的人,但不满于统治阶级对人民过分残酷的凌辱和压榨而貌 合神离,企图改革。像田济(曾侍奉塔王)。孟雄(曾箱任梅林兼 “达尔嘎”审判官职务)等人。再如罗敖有,曾担任全旗兵营“达尔 嘎”,掌管全旗的军事,后来因与塔王有私怨,产生复仇心理,后与 内人党执行委员郭道甫相识,渐渐受郭的感染,成为革命事变的积 极参加者。这些上层人士,有较为雄厚的社会基础以及较大的政治影响, 在具备革命思想,产生推翻封建制度的愿望以后,又与当时的革命 形势和群众的要求相结合,成为革命事变的领导人物。德钦一心 诺尔布,汉名德毅忱,岀身阿拉善王爷亲族,他的父亲是塔王的叔 叔,曾经掌管全旗的宗教,人称“三爷葛根",德在弟兄当中排行老 三,人称“小三爷”。他自幼读书,蒙汉兼习,又喜爱绘画,是,开明 的知识分子。由于他没有王公的架子,平易近人,群众印象很好, 都愿与他接近。德父死后,家中财产纷争,他去北京找塔王评理, 结果无效。他最后只分得#7数不多的牲畜和房地产,过着闲散的 生活。他还担任着旗副梅林章京,但懒于旗务,遇事尚要派人去 请,受到旗章京陈莽哈赖的排斥,于是德便成为贵族统治集团外的 人物。
1926年9月,当白云梯、郭道甫等人到了定远营,首先找了德 毅忱和田济,以后又联系孟雄和罗敖有,在一起计议发展组织,建12立武装,准备夺取政权。时隔不久,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吉鸿昌任 宁夏省主席,德毅忱到宁夏交涉旗务。二人在一起商量用武力推 翻阿旗王公制度一事,.吉同意全力支援,并在革命成功后,委任德 为国民军蒙兵第二路司令。另派姚甲三任阿旗转运军火监督,将 从苏联运进的武器中拨一部分给德。
1927年3月1日,德毅忱接到任命,深感突然,当即找姚、田、 孟等人研究应变。在姚表示支持,并负责向银川方面联系后,德毅 忱等决定在3月3日(公历4月4日)凌晨举行推翻封建王公制度 的武装暴动。
武装商团、部分士兵和姚手下的国民兵组成的暴动队伍,约一 百余人,由德毅忱、孟雄、罗敖有率领,很快攻占了旗衙门和王府, 逮捕了陈莽哈赖,但其他协理,章京纷纷逃匿没有抓到。阿拉善旗 的革命事变成功了。
德等控制定远营局势后,即决定釆取下列措施。
一、 成立“阿拉善旗政务委员会",德担任主任。同时成立国民 革命军蒙兵第二路军,由德兼司令,孟雄任副司令,田协安为参谋 长,姚甲三任监督(政治主任),下辖两个旅,罗敖有、敖其尔担任旅 长“另外新政权还吸收一些闲散的贵族担任参议和顾问。
二、 召开定远营庆祝国民革命胜利大会,田协安向群众宣布, 塔王代表的封建王公制度已被推翻,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政权建 立了,还张贴子“阿拉善旗政务委员会”的布告。
三、 将被逮捕的反动头子陈莽哈赖,宣布罪状后于3月6日执行枪决。
五、 宣布废除耗费财物民不堪苦的“乌拉”制度,并下令不准再 留辫子。
定远营暴动成功了,但德毅忱等人由于缺乏完整的革命思想, 未能把这场反对王公制度的革命运动更加推向深入,军事上也未 去占领旗内的三十六个巴格和四十多个防卡,广大的牧区仍然在 旧旗制的统治之下。由此,在京的塔王命令逃到牧区的旧旗政人 员,纠集巴格、防卡的武装,并且裹胁尚未觉悟的牧民群众,一齐向 新政权进攻。新政权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处于孤城困守当中。
9月11日,反动的牧区联军,共推原旗副梅林章京黄•图门 巴雅尔为指挥,向定远营进攻。尽管他们人数众多,但武器都十分 低劣,多半是土枪,也无炮火掩护,更不懂攻城战术,加之被胁迫的 牧民群众也不愿卖命死拼,故激战一昼夜,未有一点进展。于是牧 区联军改变战略,退至定远营外围的南北寺,釆取包围态势,准备 长期围城。
城内德、姚等也向宁夏请求派兵解围,这时宁夏省主席门致中 调遣在河套的苏雨生骑兵旅火速驰援,苏旅到了定远营后,城内防 务加强,人心趋于稳定。就在德、姚等与苏雨生部商计破敌,保卫 新政权之际,1927年6、月19日蒋、冯举行反共的“徐州会议”,大 革命的高潮低落了。
在京的塔王眼看时机来,即令阿旗封建势力在巴音乌拉山 的裁立毛登地区,组织临时旗政府,统,一指挥牧区.联军,加紧进攻 定远营。7月上旬,反动的牧区联军再次发起攻城,虽被击退,但 却将定远营死死围住,使城内军民不得出城活动。
眼看定远营久攻不下,塔王焦急万分,他先请求国民党南京政 府制止宁夏省门致中的军事行动,又请求蒙藏委员会以中央名义 责令甘肃省主席刘郁芬从中调解。又派人携带大批财物给刘郁芬 送礼。于是刘与宁夏门致中协商派于来堂去阿拉善旗全权调处。
于来堂狡猾善变、唯利是图,动身前即受塔王派人送的礼物, 并讲定如能消灭阿旗新政权,即可从没收王府的财产中分成。他 到定远营后,便与阿旗封建势力狡猾为奸,用门致中名义宣布:① 将姚甲三扣捕,押解宁夏。②解除德毅忱蒙兵第二路的武装,移交 阿旗临时政府。③迫使苏雨生部队撤离定远营。胁迫德毅忱、 田济、孟雄等人随军撤走。
阿拉善旗的新政权,在国民党反动政府和王公贵族封建势力 的合力破坏下,归于失败。计从暴动的旧历3月3日起至被迫令 解散,这场震撼塞外边陲的革命事变,共历时7个多月。阿拉善旗 新政权的失败,清楚地表明了国民党背叛革命,维护封建旧秩序的 反动实质。
事变以后,重新恢复了封建统治的阿旗衙门,便开始对革命事 变的领导者,疯狂地寻机捕杀。罗敖有和敖其尔被捕后,被严刑拷 打凌迟处死。田济、孟雄等被迫隐姓埋名逃匿他乡。德毅忱也流 亡到外地,1930年5月不幸在归绥被捕,后押解回阿旗,经极刑凌 辱后流放到阿旗南部沙漠的査干高勒庙,1932年在饥寒困苦中去 世,他十六岁的长子罗景瑞也惨遭杀害。
“小三爷事件”是推翻阿拉善旗封建制度的革命事变,同时也 反映出大革命高潮中内蒙古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