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迎着草原的朝霞
迎着草原的朝霞
厚和欧沛音兰荔
1949年1月,锡察工委书记吉雅泰同志,锡盟盟长潮洛濛同志,组织部长石光华同志找我谈话说:“给你一个任务,带领联合大队和14名干部,去解放西苏旗,重新组建西苏旗人民政府。”联合大队是由西苏旗、东苏旗、西阿巴嘎旗3个地方的旗小队组成,队长、副队长、排长均是由骑兵第四师派来的。大队长是马希巴雅尔同志,副队长是胡其图同志;第一排排长是査士郎同志,第二排排长是巴彦宝力格同志,第三排排长是刚苏和同志;我任联合大队政委和西苏旗人民政府旗长,兼任西部联合中心旗旗委书记,从锡察巴乌工委千部团和直属机关中抽调14名同志由我带领到西苏旗,担任苏木长。这14名同志是:孟和特木尔、毕力功、满都乎、玛西巴图、额尔德、尼玛、额日登格、高力明山、扎拉勤、角木丕勒扎布、朝克、道尔吉。
吉雅泰
我们有两天时间准备,工委给我们每人配备一匹骑马,一支步枪,还特意给我一把20响的匣子枪,这支枪是吉雅太书记佩带多年的心爱之物,是在一次战役中从国民党军官身上缴获的。
我们踏上征途。从贝子庙到西苏旗约有800华里的路程,经过白音察干、巴音布力格、昌图庙、达日罕庙、马塔拉等地,一路的见闻可真不少。那时我23岁,队伍中也多数是年轻人。一路上我们又是打猎、又是赛马的,战斗的生活中充满了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一天,我们发现了走成一条线的15只狼,在一片大草滩上无所畏惧地漫步。我早听说过狼在发情的时候,是不好惹的,如果打死前头的母狼,群狼就要来拼命,即使好猎手也要丧命。我们瞄准走在最后的那只公狼放了一枪,这只狼被打死在地,其余的只好闻声而逃。到了黄花滩,看到成群的黄羊排成一长串,从我们马前跑过,我举枪连发三弹,只打准了一只。晚上,大伙儿又香喷喷地吃了顿黄羊肉。
整整走了五天六夜,我们才到达了目的地阿拉腾嘎达苏,来到了1948年新成立的旗人民政府。真是一穷二白,虽说是政府,但什么也没有,沙窝里只有两幢风雨飘摇的蒙古包。我们首先用蒙汉两种文字刻了枚旗政府的印章,印章带到哪里,政府也就哪里。我们抓了两项任务:一是整训军队,二是发动群众,组建苏木人民政府。联合大队是由3个旗的人员组成,队长、排长都是由主力部队兵四师新委派来的,我又是新任的政委,相互不了解,各方面的关系较复杂,因此首先抓了部队工作。为了便于工作,我们把政府也搬到了联合大队的驻地一一陶格图庙。我住在庙仓里,我的住处也就成了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联合大队驻地庙仓前院。为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我们在驻地周围还修筑了碉堡和战壕。当时,国民党匪徒达日经常在此地骚扰。
达日瓦根栋和东部逃来的塔日巴喇嘛,聚集残匪200多人,盘踞在温都尔庙、浩日盖庙、乌日图高力庙等地,杀牛羊,征战马,所在之处,无恶不作。他们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抢到哪里,仅一次就抢走牧民500多匹好马。在敌占区的牧民,非常渴望早日获得解放。 .
茜苏旗人民政府,各方面有了很快的发展。新建了公安局(孟和特木尔同志任局长),还设立了财政科、民政科、秘书科、总务科等行政机构,组建了苏木人民政府。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解放区,组织群众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当时,我们的马匹、枪支都不够好,尤其缺乏粮食和衣服。面临严重的困难,我们一方面得到了锡察巴乌工委的支持,给我们发了些衣服和枪支弹药;另一方面,主要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求得丰衣足食。我们组织机关、部队的牛羊、驼队到土木尔台、格花寺太、乌兰花等地运粮食,组织牧民拉上食盐到上述地区换粮食。一斗食盐可以换一石麦子或一石炒米,一石菠麦。
为搞活解放区的经济,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我到西苏旗以后,根据政策,釆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将没收的商品如数退还给商人;二是取消不等价的超经济剥削,实行等价交换的政策。政策是我们工作成败的关键。保护小商、小贩的政策,对牧区经济的恢复、发展,工业品和畜产品的交流,改善和提高牧民生活等均起到良好的作用。西苏人民政府,由于执行了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主、牧工两利,保护正当贸易,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组织牧民恢复与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区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
“德王”的劝降书

德王,全称“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简称德王。
1949年4月,张家口、多伦、化德、康保、宝昌、土木尔台、乌兰花等地均先后得到解放。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使反动派更感到了自己末日的到来,不得做一番垂死的挣扎。这时,带着残兵败将的德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四子王、西苏旗,一直逃到阿拉善旗。他到阿拉善旗以后,急急忙忙,召集他的残部,开了一个内蒙古临时政府成立大会,还张贴布告、招兵买马,妄图挽回也即将灭亡的命运。更可笑的是,他通过达日瓦根栋给我和孟和特木尔来了一封敦促投降的信。4月的一天早晨,额布日图木匠,十分惊慌地,跑到我的办公室,结结巴巴地说:"不好啦!土匪要来了,要我们赶快投降,不然要消灭我们哩。”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给了我。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敌人的劝降书。内容无非是说,在阿拉善旗成立了内蒙古临时政府,德王现在如何强盛;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美国要出兵,国民党要反攻等一派胡言乱语。后来我又把信拿给孟和特木尔看,在我俩轻蔑的笑声中,把信烧成了灰。原来敌人已窜犯到苏吉、査干淖尔一带,这里距人民政府只有60里。额布日图到苏吉一带做木匠活儿时,被达日瓦根栋抓住,交给他这封劝降书的。
恰在这时,听说跟随德王多年的孟和特贡布跑回来了。解放张家口以后,他看出德王的大势已去,再也不愿意跟德王卖命了,决心回乡。我们利用这个人的社会关系,决定派他到达日瓦根登匪部一方面劝降,一方面送敦促投降书。孟和特贡布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他说:“我过去有罪,这正是给我立功赎罪的机会。”到了温都尔庙后,因他和达日瓦根栋是同一旗人,平时又相识,达不得不见他。但达匪玩弄两面手法,一面接待贡布,另一面串通匪首塔日巴喇嘛,借刀杀人。结果贡布死在塔日巴的手下。孟和特贡布在执行党交给的任务中被敌人杀害,应视为烈士。

杏树堆上道遇成
1949年5月,内蒙古骑兵第四师政委毕力格巴图尔同志,在土木尔台主持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议分析了敌我形势,重点研究、部署了对达日瓦根登匪部的作战计划。毕政委指出:由于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盘踞在西苏旗乌尔图高勒庙的国民党残匪达日瓦根栋、塔日巴喇嘛匪股,已成为丧家之犬。现在东北全境解放,华北解放区迅速扩大,重镇张家口、多伦、宝昌、化德、乌兰花等地均已解放,应尽快地消灭盘踞西苏的两股残匪,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会上决定,我军兵分三路,5月20日会师于乌尔图高勒庙:第一路由毕政委亲自指挥,从西边进攻;第二路由杨参谋长指挥,从东边进军;第三路是配合两路主力作战,由我指挥联合大队,从南边阻击、消灭敌人。
5月19日,第一路骑兵团,从四子王旗补力台庙出发,经一天半夜的急行军,于20日凌晨4点到达了乌尔图高勒庙。不想敌军已经逃遁,空留庙宇一座。毕政委找了几个喇嘛问讯敌人去向,他们也说不清楚。这时侦察排长敖日布向政委报告说:“在庙前的河岸上发现马蹄印迹,去向是南。”久经沙场的毕政委,低头沉思了片刻,就挥手命令部队一速向南继续前进。从乌尔图高勒庙出发走了不到20华里,先头部队忽然发现有几个人影在杏树滩晃动,作战科长用望远镜一观察,才看清是几个走动的敌兵。果然不出毕政委所料,狡猾的敌人不敢在营盘里过夜,专到野外的杏树滩露宿。毕政委当机立断,下令全线出击。高亢、噱亮的冲锋号响彻草原的上空,刹那间,刀光闪烁,骏马疾驰,枪弹齐鸣,敌军被杀的溃不成军,四下逃窜。
这时,杨参谋长骑指挥的一个团,我指挥的联合大队,也按战前部署的路线到达了指定的地点,正遇上从杏树滩逃出来的两股敌军被我们截杀了一阵,只有少数几人逃脱。
杏树滩上的遭遇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顽匪几乎落得全军覆没,我军基本没有伤亡。这次战斗,打死敌人21人,活捉80人,缴获各种枪支120多,战马500匹。自此西苏全境获得解放。
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我们在乌尔图高勒召开了群众大会,在军民的欢呼声中宣布了西苏旗全境解放。会上毕政委讲了全国的形势和任务,我代表西苏旗政府做了感谢解放军的支援,号召西苏旗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支援解放战争贡献力量的讲话。几位牧民代表西苏旗人民向毕政委、解放军、共产党、毛主席献了羊背子、奶酒、哈达、奶食等。群众载歌载舞,整个西苏草原沉浸在欢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