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打造了全区首家常设文学馆——包头文学馆,建成“石榴花开”主题园区,成功举办中国·包头艺术品博览会、包头黄河观凌周等特色文旅活动1500多场次,一次次“燃爆”全城;同时,包头还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和“北疆文化(包头)研究基地”,建立了全国首个鲁迅文学院包头教学实践点。《鹿鸣》杂志升级为省级刊物,包头博物馆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文化高地”因此具象化。包头还举办了新年音乐会、新春民族音乐会、2024交响音乐季之“悦动黄河”等高水准音乐会18场;在全区率先成立小剧场联盟,推出话剧、儿童剧、脱口秀等演出300余场。
连续不断的文旅活动,不仅繁荣了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2024年包头全市预计接待国内游客2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国内游客总花费290亿元,同比增长12.3%。
2023年12月22日,包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自此,“文化高地”成为这座城市一张新的亮丽名片。

在2024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上,短短4天里,7大展区展出了2000多件艺术精品,吸引观展人数突破10万人次;“石榴花开”主题园开园即成“网红”,十一期间,每天近8000人前来倾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动人故事;城市地标、文旅街区里,近300场音乐沙龙、街头演唱上演,点燃50万市民的热情;还在进行中的黄河观凌周活动,头两日便接待游客11万人次。
欣欣向荣的文化发展态势,举全市之力推动的理念和诚意,牵动了从这里走出的文化界“大咖”的心,加速了他们回归的脚步。今年盛夏,萨日娜在包头金街感叹:“这次回包头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初冬,杨飞云、蒋威、刘金贵、王晓宏、苗建忠五位美术名家带着150余件绘画精品向家乡汇报。
此外,还有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包头艺术驻留基地、紫禁城书画协会、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文博书画院写生创作基地纷纷落户包头。
(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