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红色遗址里的记忆
2025-08-23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
至今飘荡着反法西斯战争的回响
那些沉默的遗址
如同一座座矗立的丰碑
记录着内蒙古
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岁月
1
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旧址
位于包头市达茂旗
这里曾是
各族儿女奋起抗日的见证

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对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的报道复印件。新华网 徐红梅摄
1936年
面对日寇的阴谋
千余名爱国官兵在此发动暴动
打响了内蒙古抗日的第一枪
如今庙前的石阶上
仿佛仍能看见
当年战士们冲锋的足迹
他们用热血捍卫了尊严

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2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较早建立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
抗战时期
八路军战士在这里
挖窑洞 搭窝棚
在严寒中与日军周旋
遗址内保存的
土炕 油灯和生锈的步枪
诉说着那些年的艰苦岁月
正是在这里
游击队员们用骑兵战术
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
让抗日的红旗
始终在大青山巅飘扬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3
诺门罕战役遗址
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
当年的痕迹至今清晰可辨

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
1939年
苏蒙联军与日军在此展开激战
这场战役不仅遏制了日军北进的野心
更让内蒙古成为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一环
如今战场遗址上的
弹壳 碉堡残垣
无声地讲述着
那场钢铁与血肉的碰撞

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
4
集宁战役纪念馆
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集宁战役纪念馆。
在这座纪念馆里
一件件文物串联起当年的激战
馆内展出的集宁战役图上
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
标注着反攻路线
玻璃柜里泛黄的家书
字字都是战士们必胜的决心

市民和游客来纪念馆参观学习。
5
巴彦汗遗址
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
是关东军的秘密化学武器实验场
是日军暴行的铁证
无数中国军民在此惨遭迫害

关东军第516部队的留守名簿及照片,它是侵华日军中专职化学战部队存在的铁证。
如今遗址旁的纪念碑上
“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
几个字格外醒目
提醒着人们
法西斯主义曾带来的深重灾难
也让和平的意义更加厚重
6
土默特左旗抗日游击队旧址
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土默特左旗青山烈士陵园。
抗战时期
青年云浦等人在这里组织武装
他们骑着马 挎着枪
在平川与山地间打击日寇
旧址内的马鞍 马灯
见证了草原儿女的豪情
也记录了各民族人民
并肩抗敌的深厚情谊
7
据《日本关东军要塞》记载
1934年至1945年
侵华日军历时10余年
在东起吉林省珲春
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
西至海拉尔和阿尔山
修筑了17处要塞
共有8万个永备工事

图为东宁要塞入口。 新华社记者 李建平摄
其中
阿尔山要塞遗址
位于兴安盟阿尔山市
在这里
日军修建的要塞群蜿蜒百公里
这些用中国劳工血肉筑起的堡垒
本想作为侵略的跳板
最终却成了法西斯失败的注脚

阿尔山要塞遗址。
如今要塞的隧道里
仍能看到当年的射击孔
阳光透过裂缝照进黑暗
仿佛历史在无声地宣告:
任何侵略行径
终将被正义的光芒驱散

透过侵华日军碉堡遗迹的铁窗,一条铁路在兴安盟境内蜿蜒而去。 新华社记者 张领摄
这些红色遗址
散落在北疆大地上
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
串联起内蒙古的反法西斯记忆
那些为自由而战的身影
永远值得被铭记
(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