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时代光芒
2025-04-28
“麦新同志,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一个以音乐唤起民众战斗灵魂的人,就这样为了人民大众的解放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麦新烈士陵园里,松柏苍翠、垂柳依依,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红色文化志愿者张悦颖正深情地为麦新中心校的学生们讲解《半顶毡帽》的故事。


张悦颖正为麦新中心校学生讲解《半顶毡帽》的故事(冯磊 摄)
麦新镇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2019年起,先后组建了16支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构建起“理论宣讲+文艺浸润+实践服务”的立体化志愿服务体系,让红色文化从“阵地”走向“心间”,成为凝聚干群、赋能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红色阵地强根基,打造可触摸的精神坐标。麦新镇深挖本土红色资源,以麦新烈士陵园、麦新纪念馆、红色文化广场等为核心,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矩阵。志愿服务队依托这些阵地,推出“三个一”特色服务;一场实景讲解,志愿者化身“红色讲解员”,全年为游客、学生、党员等群体开展麦新烈士生平事迹讲解超百场;一堂流动党课,组建“麦新精神宣讲团”,深入村屯、学校、企业开展“行走的党课”,以“理论+故事+互动”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与红色历史同频共振;一次沉浸式体验,在烈士陵园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清明祭英烈”等活动,通过敬献花篮、默哀追思等仪式,让红色信仰在庄严氛围中深深扎根。
麦新红色文化志愿者(右一)为研学团队讲解麦新烈士事迹(米彦芳 摄)
文艺赋能润民心,让红色文化火起来、潮起来。志愿服务队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将红色基因融入群众文化生活,打造“红色文艺轻骑兵”品牌:组织文艺志愿者创作《永远的歌声》《麦新颂》等舞台剧、诗歌朗诵作品,以群众视角讲述麦新故事。其中,十三排村自编自演的歌舞剧《不忘阶级苦》复演超20场,成为村民“家门口的红色课堂”;结合“七一”“十一”等节点,举办“红色文化艺术节”“麦新歌曲大家唱”等群众性活动,年均吸引万余人次参与。
麦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米彦芳 摄)
品牌建设树标杆,建红色传承长效机制。麦新镇以专业化、常态化为目标,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一方面,将“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传承“试金石”,围绕“一老一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助力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另一方面,实施“薪火相传 铸魂育人”文明实践项目,吸纳党员干部、文艺爱好者等3000余名志愿者,以本土化宣讲、文艺创作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近六年来,开展文艺演出300余次、宣讲500余场,接待研学及观影超40万人次,构建起“理论+文艺+实践”的立体化传承体系,让红色文化在基层治理中持续焕发活力。2024年,开鲁县麦新镇“薪火相传 铸魂育人”文明实践项目荣获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三等奖。
麦新红色文艺志愿者在麦新红色文化礼堂演出(米彦芳 摄)
从革命先烈的精神高地,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舞台,开鲁县麦新镇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正以“传承者”的担当、“践行者”的姿态,让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时代光芒。(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