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施芳2024-10-12 19:53浏览量5.7万

10月12日,伴随着清脆响亮的铜锣声,延庆区四海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亮相。作为基地揭牌后的首场活动,以“逛大集、问政策、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集也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市。

 

 

据了解,四海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包括室内和室外两大功能区,设有乡情村史陈列室、新时代·研习所等体验馆。通过综合运用展陈展示、沉浸式体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基地搭建起了一个集服务党员干部、各地游客开展红色教育、文化感受、实景体验、交流学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红色文化教育阵地。

近年来,在延庆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四海镇立足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五湖四海的游客群体,紧扣文明加油站、学习小课堂、乡村议事会、惠民服务点、百姓大舞台、志愿爱心社6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功能,对原大吉祥村村史馆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四海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丰富群众的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同步推出了“七个一”体验项目,即:唱一首红歌、参加一次红色之旅、体验一次担架支前、参观一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上一堂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吃一次“忆苦思甜”饭。这些体验项目旨在通过沉浸式的方式,让参与者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精神再出发。当天,在红色教育基地旁,四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党员和全镇18个村的文化组织员率先体验了“七个一”红色体验项目。

 

 

与此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集现场更是热闹非凡。政策咨询、办事服务、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21个文明实践服务摊位一起“开张”,80多项便民惠民服务“打包”推送,当地群众在暖阳映照的秋日里赶起了“大集”。来自四海镇政府机关各职能科室、海淀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北京农商行、四海派出所、公益律师、文艺骨干等不同单位、不同群体的80名志愿者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答疑解惑,为村民遇到的难题“开方抓药”,用群众语言和方式解读党的新思想新理念,用志愿服务弘扬新时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到半天的时间,吸引群众800余人次、提供信息咨询400余人次、开展医疗问询100余人次、免费提供理发等服务6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万余份。

此外,在启动仪式上,四海镇在原有的19支志愿服务队基础上,新组建了长城保护、长城文化宣讲、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宣讲、健康惠民服务4支志愿服务队。作为四海镇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大吉祥村党支部书记葛良表示:“大吉祥村有长城遗址保护段6.2公里,我们志愿服务队将定期巡长城、护长城,讲好长城保护的故事,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守护长城”。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推进基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举措。四海镇党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始终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统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延庆区四海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徐雪林说,“下一步,四海镇将结合红色长城文旅带建设,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起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长城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基层治理,引领广大群众进一步涵养家国情怀、厚植信仰信念、提高文明素养。”

责任编辑:王洲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