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策劳(1908—1963),原名武此老,蒙古族,察右中旗金盆乡巴日嘎斯太嘎查人。民国27年(1938),参加抗日救国会。翌年初,带领动委会人员秘密动员巴嘎斯太村有枪枝的蒙古族牧民捐献枪枝弹药,缓解了当时抗日游击队武器弹药紧缺的困难。同年夏,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关系用现大洋为武策劳买到了国民党巴日嘎斯太乡乡长职务,以此公开身份刺探情报,掩护八路军、抗日游击队。民国29年(1940),中共绥中地委成立,武策劳的家成为中共绥中地委和中共陶林县委经常召开会议和活动居住的地方。同年秋季的一天,日伪军包围了灯笼素村,当时,绥察行政公署副主任杨植霖正在他家,处境十分危险,武策劳夫妇急中生智,将杨植霖藏在羊毛堆里,以伪乡长的身份,巧妙周旋,使杨植霖安全脱险。

  民国32年(1943),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白如冰回延安学习,并为中央首长买些牙膏、毛巾、布匹、药品、分省地图等物品带回,高鸿淼找武策劳,要他在六七天内将上述物品购买齐备,武策劳找到几位可靠的乡亲奔赴归绥、张家口、太原等地如期购买齐备,装了满满三牛车由八路军战士护送上路。民国36年(1947)春季的一天,邻乡乡公所派人送来一封绝密信,命令巴日嘎斯太乡火速送交驻扎在转经召村的国民党鄂友三部。武策劳觉知此信关系重大,于是将信拆开,原来这是国民党35军暂10师给骑兵师鄂友三的密信,密谋合围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青山支队骑兵团红马连、白马连。获密后,武策劳一面派人送信,一面转告驻防在巴日嘎斯太的红、白马连及时转移,使敌人的阴谋落空。武策劳与韩布布等人还协助八路军游击队劝降国民党残部700余人。

  1951年,武策劳出席全国老区人民代表大会。并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毛泽东还将其原名武此老改为武策劳,并亲笔为他写在出席证上。新中国成立后,武策劳历任察汗哈达乡乡长、金盆公社管委会主任等职。

  1963年4月病逝,享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