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召革命纪念馆
福徵寺蒙语“布特苏木”,汉语为包头召。它是包头地区土默特部巴姓蒙古民众集资建造的一座藏传佛教喀鲁派寺院。早在1925年我党的革命先驱李裕智、王瑞符受上级指派来到包头组建中共包头工委,开展革命工作。他们多方面考查,最终选择福徵寺作为工作总部,租用东院正厅作为机关所在地。开始了轰表烈烈的革命工作,组建了“内蒙古军官学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运动转向地下,内蒙古地区的革命志士们也开始了艰苦的地下斗争。为了安全,便于工作,许多革命老前辈如乌兰夫、奎璧、吉雅泰、朱实夫、李森、恒升等都曾在福徵寺先后停留居住过。“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党员刘仁、梁一鸣受党组织指派来包头开展革命工作,他们住在召院小学,以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包头铁路的工运工作。直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一直是我党同志较为安全的活动据点。这座珍贵的革命遗址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福徵寺回归当地蒙古民众,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维护修缮,这座有着光辉业绩的古刹又恢复如初,在寺院西院修建了革命纪念馆,馆内珍藏乌兰夫、李裕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平业绩照片,以及建国初中央慰问团赠送的毛主席题词的锦旗一面。现在已列入包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地址:包头市东河区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早9:00-17:00
票价:免费
咨询电话::0471-